文化中国行|云南冶金第三矿三种精神传承馆启用:重温峥嵘岁月 细品冶金魅力
文化中国行|云南冶金第三矿三种精神传承馆启用:重温峥嵘岁月 细品冶金魅力
文化中国行|云南冶金第三矿三种精神传承馆启用:重温峥嵘岁月 细品冶金魅力
近日,云南(yúnnán)冶金第三矿三种精神传承馆正式启用,并面向公众开放。这座承载着历史记忆与精神传承的展馆,将(jiāng)再现中国冶金工业的峥嵘岁月和(hé)奋斗精神。
云南冶金(yějīn)第三(dìsān)矿三种精神(jīngshén)传承馆位于易(yì)门县绿汁集镇科技路原云南冶金第三矿工人俱乐部,展馆面积466.75平方米,由劳模精神厅、劳动精神厅和(hé)工匠精神厅3个部分组成,共展出500多件实物、400多张图片资料。通过约4万字的文字介绍,全面回顾了20世纪50年代建设的国有大一型采选冶企业,易门铜矿的奋斗史,着重展现(zhǎnxiàn)了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。
走进传承馆,仿佛踏入时光隧道。锈迹斑斑(xiùjìbānbān)的头盔、古朴的头灯、磨旧的工作服(gōngzuòfú),还有水壶、手电筒、油灯(yóudēng),以及勘探钻井机等一件件充满年代(niándài)感的实物,无声诉说着往昔的奋斗故事;奖状、奖杯、矿区分布图、劳动场景、全国劳模和先进生产工作者等图片生动再现当年冶金工人攻坚克难(gōngjiānkènán)的奋斗历程和劳动者的风采。
“馆内每一件实物、每一张老照片都是历史的见证者。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珍贵展品,让劳模(láomó)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焕发新的时代光芒,激励广大(guǎngdà)劳动者以劳动为荣、以奋斗为美,凝聚起推动易(yì)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(fāzhǎn)的力量。”易门县总工会常务副主席李增寿说。
云南冶金第三矿(易(yì)门铜矿)成立于1953年2月,是国家“一五”时期云南省重点工业项目(xiàngmù)。易门铜矿成立后,以易门县绿汁镇为中(zhōng)心,在深挖明清古矿山(kuàngshān)的基础上,扩大探采范围,沿绿汁江流域先后建成投产了(le)7座大中型(dàzhōngxíng)矿山,为20世纪50年代国家快速建立工业体系作出了积极贡献。易门铜矿在半个世纪的奋斗(fèndòu)过程中,创造了骄人的成绩,跻身中国企业500强之列,成为中国冶金工业的一面旗帜。
通讯员 朱(zhū)云杉 杨亚辉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